完美电竞·(中国)官方平台

完美电竞 完美电竞平台竞渡!竞渡! 时代浪潮里的龙舟故事|完美电竞
您好,欢迎进入深圳市恒程劳务完美电竞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89320280

完美电竞 完美电竞平台竞渡!竞渡! 时代浪潮里的龙舟故事

发布时间:2023-06-26 04:38浏览次数:

  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龙舟竞渡,不仅是一场刺激的竞赛,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沧海桑田,许多故事写在了这一艘小小的龙舟上。新的时代潮流下,有的东西在坚守、在传承;也有的东西已悄然发生改变,在创新、在发展。

  咚咚的鼓声响起来,震天的号子喊起来!二十几支船桨上下翻飞,劈浪前行,奋勇争先。

  每年端午节前后,在厦门集美区杏林街道高浦社区,赛龙舟是男女老少都在关注的焦点。一个一个晒成巧克力色的龙舟手穿梭在村里,一见面,几乎都在交流与龙舟有关的话题。

  高浦社区坐落于杏滨路的浪漫海岸线边上,以前是个小渔村。2009年,长期出没在风浪中的渔民们自发组成了龙舟队,提桨冲浪,征战全国。

  这支来自民间的业余“渔民龙舟队”,逐渐打响了名号,不仅在厦门本地参赛,还受邀前往全国各地参赛。

  波澜壮阔的历史镌刻在这片土地。沧海桑田,村民们一代一代坚守与传承,已成为厦门为数不多的“草根龙舟队”。

  每年的清明节过后,高浦社区的龙舟手们便忙活起来了。每天下午,只要没有大雨,在园博苑水域总能看到他们训练的身影。他们早早就备战端午。“听老一辈人说,我们村很早以前就有赛龙舟的传统。”高浦龙舟队领队高越挺说。关于龙舟的历史,在这个渔村一代一代口耳相传。

  今年60岁的高旱生,从小向海而生,他家是村里最大的“龙舟手之家”。12岁那年,高旱生就跟着父亲出海打鱼,小小年纪,就已在汹涌的海面上乘风破浪。一直到20多岁,他去了糖厂工作,才告别了讨海生活,但这一身本领却保留了下来。2008年,高旱生与二哥、外甥及两个侄儿一起,外出参加龙舟赛。

  回来以后,村里人一合计:“我们村都是渔民,掌舵、划水都不在话下,为什么不把村民组织起来,自己组个龙舟队?”

  说干就干。当时的街道、社区领导也十分重视,2009年,高浦村民们自发组建了两支男子龙舟队,老少齐上阵,开启了乘风破浪的龙舟竞渡。

  事实上,高浦社区的龙舟手们,很多人都沾亲带故。年复一年,一个带一个、手把手传授,不少家庭里好几人都是龙舟手。最高峰时,村里有7对龙舟手夫妻。

  2011年,高浦社区组建了女子龙舟队,不少家庭妇女也拿起了桨、跳上了船,成了“乘风破浪的姐姐”。

  今年62岁的粟秀治,是目前在任的龙舟手中最年长的,她的丈夫高旱生、弟弟粟德发都是龙舟手。2012年,51岁的粟秀治加入女子龙舟队。

  这个年纪才下水,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粟秀治信心满满。“我小时候是跳高、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好着呢!我都跟着大家一起正常训练,完全没问题!”

  一晃11年过去,粟秀治已经当了奶奶,孙子今年都上小学一年级了,但她依然活跃在龙舟比赛上。

  高旱生与粟秀治也是目前高浦社区仅存的两对龙舟手夫妻之一。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变化,一些人在退出,但也有新人再加入。

  如今,高浦社区的女子龙舟队以“70后”为主,像粟秀治一样的“60后”也还有几个,少数“80后”也加入了队伍。

  龙舟是一项集体运动,在一条龙舟上,有舵手、鼓手、划手。其中,舵手负责掌控整艘龙舟的方向和速度,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使龙舟在比赛中保持稳定和平衡,才能发挥最佳状态。

  高浦社区的一大特点,是盛产舵手。“渔民操控能力、平衡能力都特别强。很多队伍缺舵手,我们村的舵手却很多。”高越挺说。

  今年58岁的张剑平,是村里公认最优秀的舵手。女子龙舟队组建时没有女舵手,张剑平就担起这个重任。“根据规则,女子龙舟队的舵手、鼓手可以是男的,但是划手必须都是女的。”张剑平说。

  他还把妻子程美玲、女儿张程程都动员起来。在那条龙舟上,张剑平是舵手、妻子是划手、女儿是鼓手,一家三口齐上阵,激情四射,感染了所有人。

  2015年,“80后”郑伟武加入了高浦龙舟队。“一个兄弟拉着我去,我只参加了一次,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郑伟武说。

  但很快,郑伟武就遇到了挑战。他从前是运动员,体能很好,但日复一日的划龙舟训练,强度之大还是超越了他最初的想象。“说不累的肯定是在偷懒!”郑伟武笑着说,“别看比赛场上就几分钟,但背后却要付出很多辛苦和汗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就在他想打退堂鼓时,又是兄弟拉住了他。在这个村子,龙舟精神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紧紧相吸。

  为了克服这些障碍,郑伟武进行了不少创新。与老一辈龙舟手们依靠跑步、游泳来锻炼身体不同,作为新生代龙舟手,郑伟武虚心请教,在日常训练中加入了更多的专业器械来辅助,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部位的力量训练,还会通过视频学习专业动作。

  这种创新,收获了成效。郑伟武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终于体会到了划龙舟的快乐。那是一种从祖辈、父辈传承下来的坚持与快乐。

  现在,龙舟队里已经有了“90后”,郑伟武也已经当起了师父,有了自己的“嫡传弟子”。“都是我的同龄人,我就把我学到的和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法教给他们。我们就是这样代代相传。”他说。

  十几年来,高浦社区参与过龙舟运动的村民,先后约有百人。“年纪最大的,今年72岁了。他一直划到了60多岁才退出,现在身体还很好。”高越挺说。

  担任高浦龙舟队领队十几年来,高越挺对每一名队员都如数家珍。大家都说,他是这支队伍的“灵魂”,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这支草根队伍才能一直坚持到今天,披荆斩棘,永不停歇。

  在我们外行人看起来长得都差不多的龙舟,其实它的内里材质已经默默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随着龙舟运动的发展,划起来更轻、更快的玻璃钢龙舟,逐渐成为了各大龙舟竞技赛场上的“战船”。

  今年6月初在厦门集美龙舟池举办的海峡两岸龙舟赛使用的龙舟就是玻璃钢龙舟,这些龙舟都出自漳州的一个“龙舟世家”。

  吴加福是“龙舟世家”的第五代传承人,龙海国安玻璃钢船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告诉导报记者,他们家族从事龙舟制作已有150多年的历史。1991年开始,他们就给厦门集美龙舟赛提供龙舟,从木头龙舟到玻璃钢国标龙舟,30多年来已为集美龙舟赛造了数十艘龙舟。

  吴加福说,他们原来制作的也是传统的木头龙舟,后来由于大型木材资源紧张,也为了适应竞技龙舟的标准化要求,2000年他们开始制作玻璃钢材质的国标龙舟。

  材质不同,制作过程和工艺自然也不同。“玻璃钢龙舟是通过模具制作的,一体成型。”吴加福介绍,传统木头龙舟要一条一条纯手工打造,制作时间长,全凭师傅的经验技艺,造出的龙舟具有随机性。而玻璃钢龙舟根据订单量批量生产,产出的龙舟尺寸、重量、规格都一样,在竞技比赛中,更能保证公平公正。

  以前制作木头龙舟的都是本地木工师傅,需要有一定经验。现在制作玻璃钢龙舟要求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玻璃钢的糊制工艺制作即可。

  随着龙舟竞技水平的提高,对竞赛器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吴加福家的玻璃钢龙舟也在不断地升级改版,现在他们的龙舟已经升级到第四代了。吴加福表示:“我们主要根据龙舟队的反馈意见改进,满足龙舟竞技的要求,同时满足大赛直播时对龙舟外观的‘颜值’要求。”

  吴加福觉得,竞技龙舟要保留好传统文化,“我们的龙头和龙尾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彩绘,让整艘龙舟看起来更加灵动逼真”。

  作为“龙舟世家”,现在吴加福家的公司不仅造龙舟,还帮助各地策划龙舟赛事活动,吴加福还是龙舟比赛的国际级裁判。他说:“今年我们国标龙舟的销售和租赁都爆满了,供不应求,活动也一场接一场,我是累并快乐着。”

  每年端午节前后,都是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庄龙舟制造技艺(闽侯县)”传承人方绍晃最忙碌的日子。

  方绍晃家的制船厂每年可以生产100多艘龙舟,经过匠人们纯手工精心打造的龙舟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方绍晃家的制船厂坚持传统制造工艺,从木料选材到制成龙舟,要经过数十道复杂的工序。

  制作龙舟的原料选择和制作工艺都十分讲究。方绍晃介绍,制作龙舟要用到杉木和香樟两种木材,杉木要到闽北山区选取40年以上树龄、光顺挺拔、没有腐烂结巴的良木,加工成半成品的木料还需经过一年的风干,来年才能用于制作龙舟。

  制作、组装龙舟的工序更是繁琐,龙骨、横梁、底板、大梁等不同部位都要用不同的木材一一制作组装,组装好后,再进行一次磨光、胶缝、二次磨光、油漆、画花,龙舟的船身才算做好。

  虽然制作工序复杂,但匠人们依然坚持使用斧头、刨刀、墨斗等最古老的工具,纯手工打造龙舟,船身的制作单人单工需要20多天,多人合作也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工。方绍晃说:“这些老工具和老手艺是世代相传下来的,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把它传承好发扬光大。”“我们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当地习俗、竞赛的水域类型等设计制造龙舟,每条龙舟都是量身定制的。”方绍晃告诉导报记者,每个地方的习俗、竞赛水域不同,龙舟的船型、长度也要不一样。

  随着龙舟赛事活动的增多,龙舟需求量增加,对制作龙舟的技艺要求也越来越高。方绍晃表示,他们每年都会到广州、江西等地考察学习,汲取各家的技艺精华,同时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艺相结合,不断改进设计出新版本。

  今年,方绍晃家的制船厂正尝试打造一种休闲旅游的创新型龙舟。方绍晃说,他们已经设计打造出了一批家庭亲子型龙舟、浪漫情侣型龙舟,龙舟内有靠背座椅、雨棚等,有的还装有电动小马达,投放市场后,深受欢迎。“现在有了政府部门的参与和重视,我对今后传统龙舟制造技艺和龙舟文化的发展充满希望。”

  端午赛龙舟的习俗,厦门古已有之。据清代道光年间编印的《厦门志》记载:“竞渡于海滨(龙船分五色,惟黑龙不出)。富人以银钱、扇帕悬红旗招之,名曰插标,即古锦标意,事竟,各渡头敛钱演戏,舟古仔船为主,或十余日乃止。”

  这段文字不难看出,历史上,厦门人端午赛龙舟,不仅时间很长,且场面热闹非凡。

  厦门文史专家彭一万介绍:“以前厦门岛内赛龙舟,多数在厦鼓之间的鹭江道举行。”不过受限于海上风浪,海上龙舟的难度,也远大于在江、河、湖中。“后来集美建了龙舟池,厦门赛龙舟的举办地就改到龙舟池举行。”

  集美龙舟池,长800米,宽300米,是历年厦门端午赛龙舟的不二之选。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黄坚定告诉导报记者,龙舟池是陈嘉庚在1952年组织修建的。“抗日战争爆发后,厦门地区的龙舟赛事就停了。”黄坚定说,20世纪50年代初,陈嘉庚恢复组织举办龙舟竞赛活动,除了弘扬爱国精神,更关键的是“切中时弊”。“其一是提升全民身体素质,扫除‘东亚病夫’的称号;其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医治‘一盘散沙’的毛病。”黄坚定说。

  起初,陈嘉庚曾组织在海上举办龙舟竞赛活动。后来,为了避免海上比赛风险,陈嘉庚筑堤建造了我国第一个龙舟竞技赛专用人工池,也就是现在的龙舟池。“直到现在,全国范围内的龙舟竞技赛专用人工池也比较少见。”黄坚定说。

  陈嘉庚对龙舟赛事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热忱,开创多项龙舟赛事先河,他曾参与拟订龙舟赛事规则,亲书《集美龙舟竞赛小纪》。经过几届龙舟赛的摸索和创新,集美首创的具有现代体育规范的龙舟比赛办法成为日后国家制定龙舟竞赛章程的蓝本,推动龙舟竞渡由民俗体育游戏向竞技体育转型。

  资料显示,1985年海内外集美校友为缅怀集美学校校主陈嘉庚先生,继承和发扬嘉庚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把集美龙舟赛正式冠名为“嘉庚杯”龙舟赛,同时特设流动的“嘉庚杯”,并于1987年举办了首届“嘉庚杯”国际龙舟邀请赛。

  1995年,为纪念陈嘉庚先生的胞弟、集美学校的二校主陈敬贤先生,龙舟赛又增设了一个“敬贤杯”,确定将作为女子组总决赛的奖杯,将原来的“嘉庚杯”调整为男子组总决赛的奖杯。此后,集美龙舟赛就以“嘉庚杯”“敬贤杯”同时冠名。

  2006年,为了突出对台特色,弘扬嘉庚精神,集美开始组织举办“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

  而到了2014年,在中国龙舟协会的指导下,首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落户集美龙舟池,开创了龙舟拔河正式竞赛项目的先河。此后集美成为唯一持续举办龙舟拔河竞赛的赛区,为这个项目的发展和延续打上了“嘉庚”印记。

  如今,每年端午节前后,龙舟池上,“飞龙”竞渡。两岸同胞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可以说,一池龙舟水,见证了浓浓两岸情谊。

  时至今日,龙舟池仍承载着嘉庚信念,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

  多年来,龙舟池之上的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早已成为推动两岸交流、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完美电竞 完美电竞平台完美电竞 完美电竞平台

89320280